800年来最称职的县令 袁黄行善万件反被罢官

栏目:历史趣闻 关键词:明朝 袁黄 编辑:实习生 时间:2016-11-24 09:47:16

1569年,他漫游去了南京栖霞山,在深山古寺里遇见一位高僧参禅,木鱼叮咚,喃喃诵经。袁黄坐在对方面前,一连三日,心如止水,一言不发。高僧十分惊讶:平常之人之所以难成大事,是因为俗念乱心;而你静坐三日,丝毫没有妄念,实在了不起。

那一年,明朝书生袁黄还很年轻。他衣衫飘飘,进入故乡的慈云寺敬佛烧香,叩问前程。在寺中,他巧遇一个擅长相面的老者,老者详细预言了袁黄的科举之路,并说袁黄将来终年53岁(虚岁),并且会绝嗣。其后,袁黄的科举之路果然如老者所言,分毫不差。于是,袁黄整日无所事事,在书斋“终日静坐,不阅文字”,心如一潭死水,春风也吹不起一丝涟漪。

1569年,他漫游去了南京栖霞山,在深山古寺里遇见一位高僧参禅,木鱼叮咚,喃喃诵经。袁黄坐在对方面前,一连三日,心如止水,一言不发。高僧十分惊讶:平常之人之所以难成大事,是因为俗念乱心;而你静坐三日,丝毫没有妄念,实在了不起。

袁黄笑了笑,以实相告:“荣辱生死,皆有定数”,要妄想何用?所以我心静如水。

大师法名云谷,是一位世外高人。他数着念珠长叹:所谓“命定”是对一些无为的人而言的,有为之人怎可命定?他同时以佛家语告诫袁黄,一个人若心存善念,努力进取,自可改变命运;如果流于浑浑噩噩,不知振作,才会被命相所拘。袁黄大悟,连连点头,长揖而去。

回到家,他细细思量自己的过错,努力克服种种缺点。芭蕉夜雨,陌上花开,他磨穿铁砚,用尽心力,考中进士,后来为官造福一方。他育有一子,离世时73岁,在明朝算是长寿之人。袁黄原来号“学海”,经历了这番波折,更号为“了凡”,意谓领悟成人立身之说、抛却凡夫俗子之道,世人遂称他为袁了凡。他所著的《了凡四训》将其思想洋洋洒洒写了进去,伴随翰墨流传至今,他也成为在王阳明之后著名的明代思想家,而《了凡四训》成为释道儒争相研究的书籍,其核心点之一就是“善”。

云谷大师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自己的一番佛理点拨了袁了凡,从而让袁了凡明悟行善之道,成为一代能吏,更让袁了凡明白了人的一生荣辱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个人修养。因此,他加深了自身修养,从而把反躬自省的精神做到了极致。

“反躬自省”是王阳明学说的延伸,在当时已经非常盛行,这种修身的方法被袁了凡发扬光大。他的做法就是将一本功过格带在身边,做了好事就记载下来,做了坏事也记载下来。这也得自云谷大师的建议。他离开栖霞山的时候,云谷大师布衲飘飘而来,特意拿出一本功过格交给他,令其把自己每日所行之事都登记下来,“善则记数,恶则退除”。

将云谷大师赠送的功过格用完之时,袁了凡已完成自己预定的目标——3000件功德之事。他又给自己制定了善行一万件的计划,而且专门制作了一本功过格册子,取名“治心篇”。此时,他已经是县令了,但每天处理政事或者归于内衙之时,他都让人带着这本册子监督自己,将自己的功过是非,无论大小,通通登记在册。在他的引导下,妻子也给自己制定了功过格,她不会书写,就用一根鹅毛管将所行善事用红色圆圈印在功过格上。

他们的善事有大有小,“或施食贫人,或买放生命,一日有多至十馀者”,在家行善,则为做好事;在官行善,则为做好官,为百姓请命。

他在《了凡四训》中记载,自己曾许下行善事一万件的誓愿,可是要想做完是非常困难的,连最理解他的妻子都急了,道:“过去在家,你许下3000件善事,我帮着你完成了;可是,现在在县衙里,你没善事可做,怎么完成一万件啊?”

大概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那天晚上,袁了凡梦见一个神人飘飘然向他走来,看见他满心忧虑、五心彷徨,问是什么原因。他对神人直言“善事难完之故”。神人一笑,指点迷津:“只减粮一节,万行俱完矣。”

袁了凡醒来后暗暗思索,想到前不久,面对县内百姓的贫穷,自己曾将每亩二分三厘七毫的赋税减至一分四厘六毫。神人所言,大概就是指减轻百姓负担、造福万民这一点了。

当然,袁了凡未必做过这个梦,他很可能只是想用减赋这件事来告诉后来的官吏,为官者清廉爱民就是行善积德。

这件事虽涉迷信,其心却洁净。有心如此,也算百姓的幸运了,当地百姓因此称赞他“一疏奏可,万户生春”。

▲了凡四训部分内容

人如梅花洁净,心似白雪无色,在袁了凡眼中,做人就要正直,做官就要行善政,不仅不能危害百姓,更要尽可能为群众排忧解难。

他任职的是宝坻(今天津宝坻)县,上任时是万历十六年(1588年)六月,正是大雨如注的时候,宝坻连年遭遇洪水,“流离满眼,饿殍在途”。即使如此,各处官员催租仍然无日无之,急如星火。袁了凡有心救援,却无奈囊中羞涩,只好先从县衙预支自己的俸禄,替百姓偿还赋税,此举也救活了很多遭灾的百姓。

宝坻之地为九河下注,一旦下雨就易成水灾。尤其是县北的蓟河,每到汛期,水势浩浩,冲屋毁田,甚至淹死百姓。袁了凡是农家出身,因此熟知农业水利之事。他考察之后,因地制宜,带领百姓兴修水利,消除水患,先是疏通了当地的三岔河,之后又修好了河堤。因为当地靠海,海水经常漫到陆地上,形成水患,袁了凡又主持大家在堤上种植柳树,此举既加固了河堤,又保持了水土,之后再在堤内开垦田地,耕种之事便事半功倍。

袁了凡走后,蓟河之柳翠色一片,成为一处怡人的风景,被人尊称为“袁公柳”。

宝坻临海多河,水边多地,为淤泥冲击而成,一到春夏,芦苇蒹葭、水稗蒿草,青苍无际,一直铺展向天边,上面鸥鸟飞飞,犹如白云。袁了凡出生在嘉善(今属浙江嘉兴),那是个江南鱼米之乡。他凭经验感觉到宝坻是个种植稻米的好地方,便马上组织县民整治土地、栽植稻米。后来,当地果然“四野田禾茂盛”,蛙声如鼓,弦歌阵阵,所产稻米成为津沽特产。

宝坻离北京很近,皇帝修缮皇宫的木材无处可放,就会寄存在宝坻县,要用的时候再下一道圣旨,让宝坻出民夫和骡马,拉着长长的队伍,喊着号子,将木材拉入皇城。宝坻百姓平白遭此劳役,苦不堪言,历任地方县令也知道这是恶政,可就是不敢上奏,怕惹怒皇帝,丢掉自己的乌纱帽。

袁了凡却不在乎自己的官衔,只在乎百姓的生活。他上任后,马上上书,要求将寄存木材之地改到河边,待到朝廷需要木材时以船运送,沿河而去,既节省时间,又不那么扰民。朝廷最终同意了,宝坻百姓由此解除了这项劳役。

宝坻濒海还盛产银鱼,这种鱼通体透明,肉色细腻,入口即化,为鱼中极品,也是皇家贡品。朝廷每次运鱼过境,总会让人打些银鱼、螃蟹等海产,由陆路运输,“车辆往回一十六次,劳费巨万”,而这些费用都要由宝坻来承担。袁了凡再次上奏,认为海鱼用海运省时省力,更可避免陆运缓慢导致银鱼腐烂。朝廷再次答应了,宝坻百姓又削减了一项开支。

万历二十年,由于官声很好,袁了凡的考评为优秀。那时,日本岛上的丰臣秀吉带着大军杀气腾腾,一路横渡大海,直指朝鲜半岛,万历拍案而起,紧急向群臣询问对策。袁了凡的家早年就曾遭遇过倭寇入侵,他便给皇帝上了一篇用兵策略,最后被朝廷选中。于是,朝廷调他回京担任兵部职方司主事,他又跟着明军出征朝鲜,率领部下及3000名朝鲜兵大败丰臣秀吉。

但因为提督李如松和他素有嫌隙,李如松诬袁黄以十大罪状,袁黄被罢官,从此闭户著书,老死于家中。

袁了凡离任之日,宝坻万人空巷前来相送。袁了凡和来时一样,除五车书籍相随外,两袖空空,路费尚缺,唯当衣而行。本来他是计划在早晨离开的,由于百姓挽留,他一直到黄昏才能动身离去。

他担任宝坻知县只有五年,走后却被当地人评为本县建县800年来最称职的县令。然而,正是在宝坻,百姓记住了他,一些权贵也恨上了他。

他们当时不言,可都积攒在心中,到后来袁了凡遭受诬陷的时候,他们马上在后面暗暗活动,最终导致袁了凡罢官归里。即便如此,袁了凡仍然不悔,他余生热衷慈善,并著书立说,在《了凡四训》中教导后来者以善行、善政为念。用他自己的话说,“志在天下国家,则善虽少而大;苟在一身,虽多亦小”。这种以利民为上、以利己为下的善念实在应当成为官箴,代代流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为空!

头条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