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戏骨李雪健抢风头 《少帅》给张作霖和张学良“祛魅”

栏目:影视综艺 编辑:shulu 时间:2016-01-21 15:11:54

《少帅》的准确名字是《父与子》或者《帅二代》。

张作霖的戏份约等于张学良的一半,但感觉是双主角。不是文章演得不好,是李雪健太抢戏。或者说,是江奇涛和张黎赋予张作霖的太多。

张作霖有三个世界,宏观上牵连着直奉皖北洋三系的平衡,也就是整个中国的政局,像个逐利的苍鹰;中观上维系着奉军内部微妙的利益关系,像个走钢丝的演员;微观上做着小六子的爹,要培养、管束儿子,又时不时拿他当牌打(张学良的尿壶论针对此)。

李雪健完成得不错,说是精湛也可以。机谋有之,老辣有之,慈爱有之,无赖有之,他一出来就信息量大,戏味足,好看。只是缺了一些想象当中军阀的嗜杀和勇决,感觉张作霖像宋江。这就是好演员的魔咒了,他们演得好,所以演得多,演得多便把全部音容笑貌早早交予了观众,遇到类型靠色的人物,便没了拉开差距的材料。

梁朝伟演易先生,阴鸷变态,让人相信他就是易先生。李雪健这次特意把声音塑造角色发挥到极致,那些怪腔怪调打破了我对张作霖的想象,可总觉得它还是属于李雪健。也许,编导要的就是这个去脸谱化的效果,谁说军阀见面就要吓人一溜跟头?

文章也有这个问题。他刚出道时演《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他就是阳光、仗义的卓越;他上位时演《失恋33天》,他就是嘴毒人娘的王小贱。可他的形象和大众心目中英俊潇洒又不乏勇武之气的张学良是满拧的,年轻时候的陈剑飞和寇振海都比他更贴。他和胡军一样,明星的自有光环对观众认同构成了排斥。

其实,如果你看过张学良本人年轻时候的影像,就会发现文章的个头、气质,甚至人生阅历都与“少帅”更接近。张学良个头不高,也不声若洪钟,年少成名,意气用事,风流多情,家有长妻…从外到内,在年轻演员里很难找到更登对的演员。

文章演得也对:父权之下无奈的屈从,刀光血海里的惊惧,报复式的拈花惹草,借用能人的聪明策略…都在。那些对“贵公子气质”心心念念的人拉倒吧,武侠剧看多了,一闭眼就是白衣长剑、玉树临风吧。

感情上的事是捋不顺的,少帅风流放纵的本质,不符合主流观众的价值观(顶多是容忍,必然不喜),也为“为尊者讳”的惯例所不容,必不能全然写实。但张学良的奇闻艳事人所共知,又不能彻底漂白。电视剧把握了一个度:青楼、外遇,点到为止,拒绝津津乐道,尽量求得合理。比如说,北京撇下老婆逛窑子,有反抗包办婚姻的意味;奉天抛弃千里追来的坤角儿,是要整军经武做事业,等等。文章本人的孩子气形象也有助于取得大众的谅解。

柳岩(饰表嫂)勾魂

尽管如此,那些喜欢在影视里抓直男癌的人又有事干了。无论怎么铺垫和解读,始乱终弃、彩旗飘飘这些事都是赖不掉的。不知道“少帅”这番作为是否又得定罪?不过我知道他/她们很少把自己逼死胡同里,因为还有一个大招:有颜值的人有特权。有颜值就是风流,没颜值就是下流;有颜值就有救,没颜值就是癌症…我们不妨等等,看这些风化手电筒如何照人。

就传播而言,《少帅》的尴尬在于中间路线不魅惑,也不带劲。孩子们看剧是要催眠自己,代入别人的,想象进入少帅的多金多能或赵四的缠绵有爱,电视剧现实主义了,盛不下她们的YY和渴念。大妈们看剧是要窥视邻家,庆幸自己的,张作霖的五房姨太太也不打,于凤至和张学良也不闹,剧情设定委实不过瘾。对于好个历史剧的大叔来说,张作霖的江湖满足了他们的想象,张学良的纨绔和进取回归了常识,都挺好。但想想九一八事变和双十二事变又要按着教科书重复陈词滥调,便有些索然无味。

实际上,为“少帅”这样严重符号化的人物作传,创作者进也难,退也难。想在重大历史节点上曝露新史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好比京剧程式已经定好,管你四大名旦也只有唱腔上的细微差别,不能颠覆唱段和唱词。但全然退回教科书上的几个片段,又绝非张黎和江奇涛所愿。就得在历史的暗场处做文章,在少帅的成长上下功夫。到目前为止,张学良的特质还没出来,未来能不能有,我是捏着一把汗。

就表演而言,李雪健抢眼,余皑磊(饰杨宇霆)有戏,柳岩(饰表嫂)勾魂。尤其这个表嫂,具备“宅男女神”的一切软硬件,张黎用她符合第五代的调调。

李雪健的卡通式大帅,文章凡人架火上的少帅,也许就是张黎心目中的两代东北王。也算一新角度。鉴于剧还没看完,先不确定它在坐标系上的位置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跟那些哭穷卖污、脑子撞坏的剧比起来,这才叫电视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为空!

头条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