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影帝林家栋受专访 林家栋如何从小角色蜕变成影帝

栏目:影视综艺 关键词:林家栋 编辑:baoling 时间:2017-05-11 17:07:34

林家栋特意提到了最近看过的一部英国电影《我是布莱克》,他犹如向投资人推销剧本似的给《电影》杂志记者介绍起了故事:一个退休的英国老人,因为生病需要申请社会救济,他跑遍了各个部门都因为政府官僚所拒,就在申请有起色的时候,布莱克却死在了申请机构的洗手间里。

刘德华在第二次拿到金像奖影帝时,写过一首歌叫《影帝无用》,里面有句歌词:“能演一切好东西,无论戏份再少都花却了心计,为了干活用半世,没有一秒浪费,活着是沉迷,从来没有空,去享受美丽”。如今用在新晋影帝林家栋身上再合适不过。

如果林家栋这次没有在金像奖上斩获影帝,可能很多观众对他的印象还是停留在刘德华电影中的小弟形象。在此之前,他的确演过太多配角,然而,就算再小的角色,他都能演成自己的主角,为每个角色营造出真实情境。在最新的电影《毒。诫》中,林家栋依然不是主角,但他的表现一点都不输主角。

林家栋

新角色“喇叭”,更多的是来自童年的生活观察

林家栋出生于香港的九龙城寨,在他的的印象中,这里就像一座“围城”,房子密密麻麻挤在一块,抬头都看不到天空,每天都有飞机从房顶飞过,发出巨大噪音。“围城”里没有自来水,吃水必须去一公里外的地方运,十几层的楼房没有电梯,全都是一步一步走上去。

更严重的是,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这里是着名的“三不管”地带,藏污纳垢的庇护所,走私贩毒、杀人抢劫等各种犯罪活动滋生。电影《毒。诫》便再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九龙城寨“十三太保”的故事,林家栋饰演“喇叭”一角。

《毒。诫》剧照

小时候的生活经历对林家栋的表演无疑带来很大帮助,“很多记忆立马就翻出来了,小时候每天放学回来,看到很多小混混坐在球场边上的状态,和我在戏里卖毒品坐的状态是一样的,全是这个样子”。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香港,特别是九龙城寨,毒品犯罪泛滥,有些人就会躲在球场或者天桥下吸毒,每每经过林家栋都会停下来观察他们,“长期吸毒的人,骨头会变得特别脆弱,走路的时候腰不能挺直,全都是弯腰的”,这个记忆中的画面,便用到“喇叭”身上,所以,观众看到电影中“喇叭”有一段时期特别颓废虚弱,除了化妆造型的功劳,小时候爱观察的林家栋也帮了不少忙。

《毒。诫》剧照

林家栋自认是一个很“麻烦”的演员,拿到剧本会抓住导演刨根问底,对角色提出一大堆问题。因为之前与刘国昌导演、刘青云、张晋都有过合作,这次没有那么多麻烦,但是林家栋还是为“喇叭”做了一些额外的注解。

电影中有一段时期角色的造型很复古,留着长发,穿喇叭裤,踩着高跟鞋,这些都是造型师设计的。为了突出“喇叭”,林家栋还在脖子上挂了几件饰品,因为小时候看到很多成年人很相信这些,经常会挂些东西在脖子上,起到一个庇护作用。

这在《黑社会》(2005)中如出一辙,他饰演的东莞仔在脖子上挂了一块翡翠貔貅。东莞仔有很强的欲望,希望能当大哥,貔貅有嘴无肛,只进不出,吞天下财而不漏的贪婪本性便于这个角色十分吻合。

《毒。诫》剧照

《毒。诫》的故事跨越了几十年,“喇叭”也从吸毒贩毒的小混混转变为一个在电视台工作的白领。“我想观众现实里也能看到很多这些人物,愿意改过,观众能够相信这个角色是真实存在的。”

最开始林家栋吃的少,让自己瘦下来,“改邪归正”之后,每天吃多一点点,“因为毒品不光是让你的精神很迷乱,还有就是你吃不上任何的东西,戒掉之后你能吃一点点东西,慢慢身体吸收,所以胖这个状态是最正常的。”配合的就是“喇叭”的跑步姿势,一种很放松的状态。“可能你们过去看觉得跑步的动态很强烈,但是我觉得喇叭不要那么强烈,很轻松,胖胖的随便走就可以了。”

演反派并不遗憾,遗憾的是没有爱情戏

如果要为林家栋划归一个表演派别,他应该属于“体验派”。“体验派”对表演的要求就是:从自我出发,生活在角色的情境里。林家栋在表演的时候就喜欢为角色建立一个真实的情境,即使这个角色是反派。

《毒。诫》剧照

在《毒。诫》中,林家栋有一场脱掉裤子的戏。因为“喇叭”这个角色之前吞掉了几包白粉,需要喝过期牛奶将白粉排泄出来。开拍的时候,导演说,家栋你能不能脱掉裤子啊?林家栋表示无所谓,等摄影师放好镜头后,立马就把裤子脱掉,蹲在痰盂上。

摄影师吓了一跳,“不要脱那么快,我不想看到你的重要部位,拍出来也过不了,请你快快的穿上裤子”。林家栋觉得,“喇叭”需要立马把毒品排出来,脱裤子是当时很自然的状态,符合当时的情境。

饰演过很多经典反派角色的林家栋从来不用“反派”定义角色。“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坏的,这个人物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这才是演员要表演给观众看的东西”。

《叶问》剧照

在林家栋看来,《叶问》(2008)中的翻译官李钊就不是一个纯粹的反派。在拿到剧本后,林家栋为这个角色营造了一个情境,思考这个翻译官为什么要当“汉奸”。“我老是在想,当时的权利中心在北方,为什么翻译官还待在南方佛山,如果他真的要‘卖国’,他一定跑去北方,我觉得他没有太大野心,只是需要一份工作照顾自己的家人。”

电影中有两场戏对这个翻译官人物性格的转变很重要,一场戏是武痴林死掉,另一场戏是一人打十人赢了三袋米的高手死掉。“第一个人死掉之后,我可以说跟自己没关系,就当看不到,但是第二个人死掉之后,我内心就有了愧疚”。

在获得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的电影《树大招风》中,林家栋是香港“三大贼王”之一季正雄。对于这个角色,林家栋认为他所有的行为动机都是为了让自己生存,必须要血腥。他不像陈小春饰演的卓子强那么有胆魄,可以一个人跑到大富翁家里谈判,他也没有别的擅长,只能伪装。

《树大招风》剧照

林家栋说,“你要我脱裤子我就脱,你要我演精神分裂我就演,我觉得很过瘾的。”但是,在林家栋心里,仍然有一丝遗憾,“拍电影十几年,只有一两部有爱情的戏在我身上,我不希望老是演坏人,让观众觉得林家栋很凶,我希望能够平衡一点,多一些爱情的戏怎么样呢”。

一天至少看一个剧本

林家栋不红是有原因的,太过低调,又不懂应酬,八卦娱乐的花边更是少见,在娱乐圈,这样一个不懂“娱乐”的明星怎么可能会红?然而,林家栋能红,也是早晚注定的。

林家栋最喜欢的事情就是一个人静静看剧本,采访当天他还在公司看剧本。“我一天至少看一个,有时候两个。”每次看完剧本,投资方就会问他对剧本有什么看法,有没有可以改善的地方。在林家栋看来,这是一个很好的互动过程,看剧本好像做功课,可以沟通很多想法。

2010年左右,林家栋很中意一个剧本,介绍给了当时的老板刘德华,成功说服他投资了这部片子,自己则担任电影的监制工作,从最初的剧本策划到之后的拍摄,再到后期制作全权把控。后来,这部叫《打擂台》的小成本影片在次年的金像奖上击败了《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叶问2》,摘得最佳影片奖。

站在台上,林家栋难掩激动,“《打擂台》的成绩不论好与坏,对我来说并不重要,因为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后面的精神,后面的意义,是香港人的精神,是香港电影的精神。”

《打擂台》剧照

说到谁能代表香港电影精神,大家脱口而出的永远都是成龙、周润发、刘德华,林家栋可能还排不上。但如果要数香港娱乐圈那些天道酬勤的案例,林家栋绝对算是一个。《打擂台》中有句经典台词:“不打,不会输,打,就一定要赢”。林家栋在电影擂台上“打”了很多年,也“输”了很多年,但他却一直守在擂台上,没有趴下。

今年金像奖拿到生平第一座最佳男主角奖,林家栋并没有太多心理准备。因为过去有过几次最佳男配的提名,最终都落空,也早就看淡了。

台上的林家栋甚至都没有准备获奖感言,临场发挥,回想当时的感觉,就像一幅幅电影画面在脑海中重播一样,“从我最开始在TVB训练班读书到现在,在我旁边帮助过我的人,我必须要每一个都谢谢他们”。时隔六年,再次站在金像奖上的林家栋,显然没有《打擂台》获奖的激动,更多是感谢。

林家栋获得最佳男主角激动捧杯

多了“影帝”的标签,林家栋在心态上并没有什么变化。“拿奖不拿奖关系不太大,现在最大的老板是观众,如果演不好,说什么也没用”。所以,不管是新导演还是老搭档找他合作,有戏让他发挥,才是重点。

林家栋还有一个习惯,经常晚上12点之后一个人静静的看电影。因为对电脑一直不太精通,他还保持着去音像店买碟这种传统方式,隔三差五就淘回来一些欧洲、美国、伊朗等世界各地的电影,“我觉得不光是看他们怎么演,我还想看到他们生活是什么样的,有一个什么样的思想状态”。

林家栋特意提到了最近看过的一部英国电影《我是布莱克》,他犹如向投资人推销剧本似的给《电影》杂志记者介绍起了故事:一个退休的英国老人,因为生病需要申请社会救济,他跑遍了各个部门都因为政府官僚所拒,就在申请有起色的时候,布莱克却死在了申请机构的洗手间里。

这样的故事对林家栋的触动特别大,不光是表演,还有创作,他可以通过电影去了解别的国家人们的生活状态,进而转化自己的营养,丰富自己。被问及目前为止最满意自己的哪个角色?林家栋答道:到现在还没有特别满意的,还在等满意角色的出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为空!

头条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