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综艺资源消耗过度 《欢乐喜剧人3》力不从心

栏目:影视综艺 关键词:贾玲 《欢乐喜剧人》 编辑:小龙 时间:2017-01-11 14:30:24

《欢乐喜剧人》相比第二季的火速回归,此次第三季显得有些姗姗来迟,这与欢乐传媒和东方卫视的小摩擦不无关系,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国内喜剧人资源的匮乏。这一点,从第三季的喜剧人阵容上就可看出,虽然还是开心麻花、辽宁民间艺术团、大碗娱乐、德云社、前爱笑兄弟五雄逐鹿,但参赛选手的量级却明显不如前两季。

8日晚,《欢乐喜剧人》第三季在东方卫视首播,CSM52城收视率达1.7,荣登当晚综艺节目收视榜首。在2016年喜剧节目疯狂消耗后,这个战绩,可谓相当不错。

相比第二季的火速回归,此次第三季显得有些姗姗来迟,这与欢乐传媒和东方卫视的小摩擦不无关系,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国内喜剧人资源的匮乏。这一点,从第三季的喜剧人阵容上就可看出,虽然还是开心麻花、辽宁民间艺术团、大碗娱乐、德云社、前爱笑兄弟五雄逐鹿,但参赛选手的量级却明显不如前两季。

什么时候,煽情成了喜剧类节目的必备元素?

首期节目中,五组喜剧人的表现差强人意,并未出现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这与2016年喜剧人连轴转的常态有关,积累内存明显不够。

常远虽以开心麻花擅长的大场面战争叙事取得冠军,但因表演水平欠佳,效果不如预期。郭麒麟比想象中说得好,就是提起“郭德纲”的次数过于频繁,倒给人“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张小斐继承了贾玲善用情感元素的喜剧风格,奈何剧本太松垮,第一次做主演的张小斐控场能力也不如意。文松的表演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选题也触及到临近春节高发的犯罪行为,但对“贱”“娘”的消费太过表面,且有岳云鹏和小沈阳在前,次数多了就不好笑了。张子栋的喜剧风格独树一帜,从造型、包袱设计、剧情等都能轻易将人逗乐,甚至在现场吃上了狗粮,可惜还是没能让人印象深刻。

除此之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煽情成了喜剧类节目的必备元素,仿佛不搞点催人泪下的桥段,就不能升级主题似的。这种倾向尤以张小斐的节目最为突出,将“圣母”女主救孤儿院的桥段变成小太妹救孤儿院就有特色了?自己引来黑社会导致悲剧,却在死亡的时刻莫名其妙地煽起情来,观众的情绪却还没到达高潮点,那些为了催泪的画外音生生成了尴尬的强行感动。

其实,《欢乐喜剧人》第二季时,这个问题就已经存在了,严重的时候五组参赛人员最后都回归到煽情大戏上,恨不能观众当场陪着痛哭流涕。喜剧之所以受到观众欢迎,正在于它的轻松幽默,不用费脑等特点。这时候有人说了,不是说高级喜剧不仅要逗乐观众,还要让观众反思吗?拜托,这句话说的是在喜剧主题、台词、人物塑造上潜移默化地将主创希望观众反思的问题融入进去,而不是赤裸裸地表达“我有多么感人”好吗?

喜剧的核心是剧本,节目设置需要创新

细心的观众可能发现了《欢乐喜剧人》第三季所做的改变:舞台更立体,便于向观众传达表演者的内心世界,也让舞美更加炫目,但正如最后投完票离场的一个观众只说了“舞台很美”几个字,形式上的所谓创新并不能真正触及到观众内心里,喜剧最重要的还是剧本。第一期中,常远、张子栋的剧本还算可以,起码转折合理、包袱甩得响,但与之前两季相比还是有差距,胃口被养刁的观众怎么能满足呢?

除了剧本之外,喜剧节目的表现形式、环节设计也有待创新。

2016年,当浙江卫视的《喜剧总动员》播出时,所有人都惊呆了,主持人、参赛选手、赛制、投票制等与《欢乐喜剧人》如出一辙,当然,这两档节目都有欢乐传媒参与打造,相似感在所难免,但这样的形式已经不能称作相似而是复制了。虽然人员配置有所不同,《喜剧总动员》采取的是喜剧人 影视演员的阵容,但表演的内容没有实质上的差别。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来,喜剧类节目在制作、赛制设计等环节的局限性。

《跨界歌王》后,北京卫视尝到了“跨界”的好处,《跨界喜剧王》《跨界冰雪王》纷纷上档。《跨界喜剧王》与《欢乐喜剧人》《喜剧总动员》在人员配置、节目内容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参赛选手涉及商界、文化界、体育界、音乐界、演艺界等各领域的人物,喜剧人只作为经纪人起辅助作用,表演的节目内容也已经脱离了传统喜剧的形式。对于冲着图一乐呵的观众来说,《跨界喜剧王》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喜剧资源稀释问题亟待解决

在很多人看来,做喜剧是最难的,如今的状况是,最难的创作行当消耗却最大。喜剧人才就那么多,但市场突然扩大了数倍,市场红利让越来越多不专业的人进入喜剧界,相对的,喜剧优质人才资源被稀释,喜剧作品质量下降在所难免。

在《喜剧总动员》中,大潘和崔志佳分开组队,分别与影视演员马苏、朱雨辰合作,大潘 佳佳在《欢乐喜剧人》中是最被观众喜爱、数次挽留的组合,这取决于两人互抖包袱的默契度,而分开后,影响力明显式微,作品质量也有所下降。尤其是崔志佳和朱雨辰的组合,一个创作力不够,一个不走心,有一次居然连作品都没演完就匆匆下台了,让人唏嘘。

而这种情况在《跨界喜剧王》中表现更为清晰,喜剧人的功能已经由主导变成了经纪人,而“喜剧”也只是作为跨界的一个概念而已,主要目的并不在做喜剧作品上。

虽然,有《笑傲江湖》《我为喜剧狂》等喜剧人选秀节目,但喜剧人才的培养往往需要数年,根本赶不上如今喜剧类综艺节目涌出的速度,也就导致熟面孔连轴转,作品创新度不够,久而久之,观众审美疲劳在所难免。任何一个艺术门类都需要良性发展,2016年喜剧综艺疯狂已过,留下的后遗症需要时间康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为空!

头条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