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比利·林恩》针对不止是美国人 更是全人类的偏见

栏目:影视综艺 关键词:李安 《比利·林恩》 编辑:实习生1 时间:2016-11-07 14:21:18

我喜欢《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它像《色·戒》一样怀疑和撕毁了一切。《色·戒》还有个易先生来为此负责,《比利》里你找不到悲剧的肇事者。为国而战有没有意义?有,也没有。庸众伐秀有没有错误?有,也没有。这是一盆绝望的稀粥,怎么喝都难以下咽。李安把影像调到了舒适的亮区,但呈现的是一个如此黑色而粘稠的故事。他有种。

昨天在博纳影院旗舰店新落成的120帧影厅里观看了李安导演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崭新的银幕和座席,800元一副的眼镜。影院大堂布置成了首映现场,就连入场通道也启用了新的。据说,能够满足这部电影120帧放映要求的影院,全球范围内只有五家,而地处朝阳门的博纳店是北京惟一的一家。

这符合于冬的行事风格。这位在微醺的状态下参加了长春电影新力量论坛的电影大佬,声称“不看剧本,就是和导演聊,一天不够两天,两天不够三天,看准了就投资,做电影不能没担当。”此次为一部电影斥资改造影厅,仅仅从成本回收来说并不划算,但他的激情之举也许已经为他赢得了李安下一部电影的投资机会。

说回电影本身。观影过程是很享受的,虽然作为四眼狗,再套一副3D眼镜终究不太舒服。但比那些“日景变夜景,夜景变黑屏”的普通3D效果来说,这部影片的整体亮度和细节还原太棒了。我甚至觉得,银幕上展现出来的一切,比我自己的双眼在现实中扫描到的影像还要真切。

几位老导演今年都谋求技术层面的突破:冯小刚带来圆形画幅,张艺谋拍好莱坞工业电影,李安寻求更亮更真更细腻的视觉革新。目前,安叔率先撞线,赢得喝彩。只是,顶级视觉效果终究只是概念车,还无法在普通影院中批量实现。

技术的事到此为止。我也不大懂技术。我想说的还是影片的故事和人物。

这不是一部简单的反战电影,反战电影被《战争启示录》《猎鹿人》《拯救大兵瑞恩》等先行者做到了极致,仅仅驻足于这一命题,开掘余地是有限的。而且,伊战仍未脱离现在进行时,不同于二战和越战已有准确的观察和清晰的认知。

这也不是一部仅仅讽刺美国人的电影,“人与人是不可沟通的”“他人即地狱”的哲学适用于整个人类世界。所以,不能简单说:因为刺破了你们的虚伪,你们就不爽。这种论调把美国人想得太简单,反倒暴露了中国电视剧培育出来的宫斗思维。

我没看过原小说,不知它是静水深流还是热辣火爆。但电影一如我们熟悉的李安那样暗流涌动,惊涛骇浪。甚至可以说,影片附着在一个美国故事上,以极其东方化的含蓄叙事,讲述了伊战士兵在精神上和现实中双双被遗弃的孤儿处境。我不知道美国人是否能巨细无遗地GET到李安的全部用心,但中国观众对这种于细微处听惊雷的美学体系并不陌生。

战场归来的B班,成为舆论的焦点。危境中拯救战友的比利·林恩(乔·阿尔文),成为万人敬仰的英雄。他们乘坐一辆加长悍马车,身边环绕着一直打电话的黑人经纪人(克里斯·塔克),神经质的公关人员,前往橄榄球场参加中场演出,同台亮相的有当红巨星碧昂斯...

这么一个纸醉金迷的开局之后,影片就转入一半是火山、一半是冰海的叙事:眼前是香车美女,万众欢呼,脑海中碧血狂沙,亲人疏离。比利一直被一个艰难的决定所困扰:他是借机远离战场,回归正常生活,还是继续与B班生死与共,回到随时可能送命的中东?

他所遭遇的一切都在影响着他的决定,也在摧毁他错估世界的各种幻象。

比利的姐姐(克里斯汀·斯图尔特)是真的心疼弟弟。手足之情,无可质疑。更何况,比利入伍很大程度上是为她打抱不平所致,所以她更多了一些揪心和负罪感,因而一意要想办法救他出“苦海”。但问题并不这么简单,当种种阴差阳错之下,姐姐的努力归于失败时,她说出了自己的另一部分真实想法:你干的事是奴役别的国家...

士兵们自认是流血牺牲护卫美利坚合众国的民众,使他们免遭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袭击,但在“被保护者”心目中,他们干的勾当并不高尚。是的,亲姐姐都这么看,这么说。

商业大亨(史蒂夫·马丁)表面上礼数周到,内心全无敬重之意。在他看来,他们只是一些能够提供鸡血故事的人,这些故事能调动起观众的亢奋情绪,进而转化成商业利益。[/ct]拍他们的电影和拍绿巨人的电影并无区别,做生意就是要低进高出。他说着“有,总比没有强”,完成了对他们的羞辱。

在壮硕的场工和保安眼里,这些士兵是麻烦制造者。士兵们英雄自居,孩子心性,保安们眼里只有“秩序”,不听话便要修理。导演认为他们是临时演员,演出效果第一,让你换衣就换衣。观众认为他们是同性恋爱好者,调侃起来全无顾忌。橄榄球运动员认为他们是杀人执照的持有者,对枪械的威力和杀人的体验充满好奇...

比利还有一次艳遇,也可以说是短暂的爱情。拉拉队员菲森(Makenzie Leigh)并不认为比赛间隙的欢歌劲舞有多光荣,当社工、做贡献才是。所以她肯献身劳军,但决不允许他偏离英雄的轨道。

问题是,这些上过战场的人,在群体性误读和伤害面前基本上没有还手之力。被亲姐姐质疑,比利无语。被保安欺凌,士兵无奈。被导演和大亨摆布,他们无力还击。被拉拉队员精神绑架,他连句真话也没敢说出。他们不能像小马哥一样快意恩仇,用冲锋枪突突大众,他们失去的东西再也拿不回来,第二天就得重返战地。

只有两个人被他们感化了。不靠谱的男公关,终于还是给比利找到了一瓶止疼药。满嘴跑火车的经纪人,下决心要给他们拍电影,“哪怕是到中国融资”(听到这句话,我忍不住发出了全场最响亮的怪笑)。他们阅人无数,身处底层,但还保持了接纳信息,感受人心的能力,而其他人全是些自以为是的家伙,他们将带着自己的偏见活着,直至走进坟墓。

是的,庸众主宰世界,英雄虎落平阳。李安大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我不相信美国人看不懂,也不相信他们像中国的老干部一样听不得电影里的批评。我也妄加揣测一下:这部电影在美国遇冷,也许跟一个因素有关,就是它全篇没有通常意义上的戏剧高潮,没有那种矛盾积淀到无法回避,直着脖子、爆着青筋、喊破嗓子、说着金句地干一场的戏。[/ct]就会觉得压抑的情绪没有出口,满腔孤愤得不到宣泄,99度的高温上戛然而止。就会不满足。

这种处处深意的叙事对了我们吃中餐的胃口,但对于挥舞着刀叉吃火鸡的老美来说也许太冷静了?当年李安把《绿巨人》拍得风雷隐隐,一样不得美国观众欢心,好莱坞片商终究还是把它重拍了一次。

当然片中还是有一抹亮色,比利失去了所有,但他还有懂他、倚重他的班长(加内特·赫德兰)。他们终将回到中东的日出日落中,生死与共。这也许是残酷当中最后的浪漫,这种情感超越了庸俗、凡俗和世俗。

我喜欢《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它像《色·戒》一样怀疑和撕毁了一切。《色·戒》还有个易先生来为此负责,《比利》里你找不到悲剧的肇事者。为国而战有没有意义?有,也没有。庸众伐秀有没有错误?有,也没有。这是一盆绝望的稀粥,怎么喝都难以下咽。李安把影像调到了舒适的亮区,但呈现的是一个如此黑色而粘稠的故事。他有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为空!

头条推荐
最新资讯